2008年1月28日 星期一

"Why I am not a Christian: and Other Essays on Religion and Related Subjects" recommended by Mr. Chan


羅素(Bertrand Russell)是二十世紀最具影響力的哲學家之一,也是我最敬重的數學家之一。最先聽到他的名字是在高中數學課,數學老師是位數學痴,動不動就跟我們說數學如何奧妙。不過對同學來說,數學最奧妙的地方可能是考得好就能在大學選讀較好的科目。畢竟開展人生要比展開多頂式實際得多。那時自己對數學的認識也就是學校教的那些,談不上有什麼興趣,甚至功課交不足,課也沒心聽。但老師說的羅素悖論,第三次數學危機等,卻漸引起我的興趣。自己看書,漸漸知道數學基礎在上世紀初對哲學影響甚深,大大促進了分析哲學和數理邏輯的發展,而羅素正是當中的重要人物。從數學中看到豐富的哲學問題,加上老師不住勸導,我才不致荒廢學業。說起來,羅素和那位老師正是令我選擇讀數學的人。

羅素是哲學家,其數學知識其實還未達大師境界。不過這個數理邏輯學家卻憑獨到的觀察,發現集合論竟暗含自相矛盾的「羅素悖論」,對數學的影響力比一般數學家還大。集合論仍數學的基石,集合論有矛盾即表示一向被視為最可靠的數學竟暗含自打嘴巴的恆錯命題。可貴的是羅素不同一般大數學家般留在象牙塔,用「只替不替自己理髮的人理髮的理髮師」來向大眾解釋「羅素悖論」;又用鞋和襪的分別來解釋何為「選擇公理」。這個百科全書式學者震動完數學和哲學界,轉頭還拿了個諾貝爾文學獎。

喜歡羅素,除了因為他的學養,也因為他的魅力。沒有魅力的學者對其伴侶而言就是家中的一部發聲百科全書再加送排泄物。有次羅素接受電視台訪問,主持請他預先看看將會問他的問題,讓他準備一下。羅素拒絕,稱他不是演員,不需要這樣。急才和自信故然重要,但我認為真正原因其實隱藏在他的智慧回答裡。羅素是理性主義的代表,一心要對抗迷信,說話大膽,不會因為怕誰而繞圈子說話,所以因此得罪了不少保守的政客,讓他多受冤屈。一個坐牢也不怕的頂天立地的人,會為了取悅電視觀眾而改變回答內容嗎?

羅素的大謄言論可在Why I am not a Christian: and Other Essays on Religion and Related Subjects 看到。幾十年前寫的書,現在社會上仍有那些問題。當年看的是同學父親送的中文版,現在英文版大書局一定有,中文版則很難找到。家中的那本,願送贈有心(有心看)人。其實羅素大概是眾文學獎得主文字寫得最淺白的一位,大家不妨看原文。

沒有留言: